P2P平臺的轉變 再不改變出路在哪?
拍拍貸最早涉及線上P2P業務,但是完全讓投資人風險自擔的方式很難獲得潛在客戶的認可,后來各個平臺推出了保障機制,不論是引入擔保公司,還是平臺自己擔保,但只要讓投資人有了安全的前提,會員的能力就被激發了起來。P2P平臺也一樣經歷了這個過程,尤其是最近一兩年,但是現在新近冒出來的P2P平臺給了這些機構一個機會。為什么說是機會呢,因為遙想當年的小貸、第三方支付,無一不是經歷了數年的混沌發展期后,成功躋身于金融機構之列,隨著互聯網熱潮的逐步深入,在馬云商業帝國面前,一幅更加盛大的互聯網金融版圖又豁然開朗,這讓眾多線下傳統金融巨鱷們艷羨不已,所以當下眾多金融機構都在謀求向互聯網發展,而P2P行業從其一誕生起,就將金融與互聯網緊密結合在了一起,最早一批的此類平臺的投資會員們在經歷了近一年多的投資興奮期后,也逐漸回歸了理性分析,既然平臺提供了擔保保障才能吸引投資人進場,那這種模式就是否可以持續呢?答案其實很多有見識的從業者已經給出了答案,非也,為什么?風險覆蓋問題。而事實上,筆者一直認為宜信存在巨大的風險,因為這種債權轉讓的模式,在循環滾動操作中可能暫時無法爆發風險,但是恰如銀行的資金池理財一樣,唯有停在某一時點時,你才能計算得出來,是虧還是賺,投資一般是比較的需要頭腦和經驗的,凡事還是需要看好些。別亂投。
熱氣球網絡來臨了
大約一個月前,谷歌技術人員把一個個外形酷似水母的半透明熱氣球放飛后,尼莫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接入“熱氣球網絡”的用戶。
“線上線下同品同價”的蘇寧
蘇寧早在1999年就曾有選擇進入電子商務的機會,張近東指出,“如果我那時選擇了電子商務,或許就沒有了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