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那是互聯網家喻戶曉的,那么大的一個企業據說現在要進攻國際化,近兩年,百度已經推出海外平臺,并在第三世界開始了新一輪的國際化攻勢。作為搜索平臺,百度在國內的增長已經遭遇瓶頸,局面已經十分被動。雖然其市場份額居高不下,但處于偏居一隅的守勢總是危險的。除搜索以外,百度缺乏重量級的產品,其余業務的布局乏善可陳。隨著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普及,不夠國際化的企業,將面臨嚴重的發展危機。在擴展國內業務的同時,百度還將目光放到了海外,積極備軍國際化。根據鈦媒體獨家獲取的資料,百度對國際化產品定下的任務是:1) 在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國家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2) 在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國家網頁搜索站穩腳跟。百度這一次國際化,既勢在必行、又小心翼翼。這也許與百度此前在日本的折戟有關。路線改變的背后透露出一種信號:百度對自己要用何種方式走出國門,以及國際化到底能不能成功,并沒有完全想明白。相比于百度在中國的5億用戶,這3000萬用戶,最多算是一個“起步價”。然而,身上刻著中國烙印的百度,以一個挑戰者的姿態站到世界舞臺上的時候,腳下沒有了中國的文化土壤,身邊沒有了諳熟的業界規則,腦袋中也沒有多少跨國業務的經驗。目前,百度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國內的搜索引擎市場,而這個市場的增長已經開始放緩。在質量方面,百度作出的規劃為:網頁搜索質量整體至少不差于Google;百度在中國市場叱咤風云,走出國門卻選擇了從第三世界國家逆襲英文世界。那么百度到底能否順利出擊國際化,是大家期待的一個結果,當然百度也是需要繼續努力。